“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曹雪芹《红楼梦妙玉诗》
初衣解诗: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人物,首先她的出场不多,连容貌都没有写过,但是气质非常的美。说实话,她的几次出场也非常的惊艳。
第二次是借王夫人的口说出她是公府家的小姐,自然骄傲些。
第三次是贾老太太带着刘姥姥逛园子,我们看到了妙玉的清高,但是高贵。吃用都不差于侯门公府的小姐,别有新裁的给贾老太太“老君眉”,然后给黛玉的是旧年雪水沏的茶。
第四次,是贾宝玉去栊翠庵,求了一束梅花。
第五次,是对彰显妙玉才情的时候。在中秋夜里,她听见黛玉和湘云联诗,都连到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说你们这样连下去气势太衰败了,对人身体命数不好,然后她就用这几联收尾。许多人因为这个其中用典太生僻,包括我很多年就直接跳了过去,从前觉得可有可无。只知道这妙玉漂亮,才高八斗。
说实话,对于这样一个人,我实在是讨厌不起来。打扮得仙姑一样,飘飘出尘,又和任何人没有是非,就是不大愿意见人,如何园子里的人都说不喜欢她。至少明摆的就有两个,一个是李纨,一个是受到了妙玉接济的邢岫烟。当然,黛玉对妙玉也是敬而远之,无事不找。当然黛玉能够摸住妙玉的一点点心思和门路。
实际在红楼梦的有些批语里面也说过,黛玉和妙玉本来就是一个人。我们也发现了妙玉的存在比黛玉更加的飘渺。
回到了这一首诗本身,她的意思是什么呢?
“香烟在金鼎中缭绕,玉色的手放在了玉盆里。
那夜晚的箫声让孤寂的女子哭泣,那被窝还等待时间丫头给我温暖和。
那帐子上刺着凤凰,那屏风上画着鸳鸯。
这样的季节露浓苔滑,竹子上有清霜,让人的手难以触摸。
我在迂回的沼泽路上行走,去登上了寂历的荒原。看见石头如同神鬼的样子,看见林木像虎狼蹲在夜里。
但是早上的光线,穿过了层层的道碑,那露水凝结在了檐前的铁网上。
这个时候早上的鸟群起飞扬,听见一声猿啼。
熟悉的道路怎么会忘呢,这不又看到了熟悉的泉水。早上的钟打响在栊翠庵,早上的鸡叫醒在稻香村。
这样的高兴,让我生出了悲伤,怎么能够继续呢?这人生如果没有忧愁,岂不是会更烦恼。
心中的情绪,自己排解,但如此的雅趣,该向谁人说呢?来吧,已经到早上也不要说厌倦,一起去我那里喝茶吧。”
那么不知道妙玉是怎么生活的,在这首诗里就应该得到体现了。她用的全是上好的。她的富贵是在骨子里的。我们没有看见过妙玉的卧房,其实里面的陈设非常高端,仿佛唐代的公主级别。
因为唐代的公主出家成为道姑之后,生活的品级并不下降,反而有一种富贵神仙气。
但是这首诗里的确是大格局。尤其那句“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是洛神在世,孤独行走。
其实这首诗还非常的有阳光,这也是妙玉说湘云和黛玉的诗写的太凄凉了,在这种黑暗里,妙玉却看见了早上的太阳和清光。而她的视觉是一种俯瞰式的,你看这早上的森林田园有多么美,黑暗是会过去的。这是妙玉这首诗里表达的。
那么妙玉,何以来这种底气呢?
林之孝家的介绍了妙玉的背景,说是官家小姐,因为体弱多病。家里还买了许多替身。到底不中用亲自入了空门。那么她的家庭一定是非常的富有,不比林黛玉的差,她的父亲愿意千方百计的来养活这样一个女儿。有师傅带大,但你看她,和师傅到京城求佛法,看贝叶经,身边还带着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那么在苏州老家和寺庙,是何等的用度?
师傅说去世之前告诉她就在京城里住着,自会有你的结果。于是她听了进去。所谓为权势不容,最直接的一个揣测就是因为她貌美,有人要纳她。或者因为听说了她的家世,觊觎她家族的巨额财富或者显赫的名声。
我一直都在想,这个陇翠庵靠什么经营?它既不属于大观园姐姐妹妹的份例,而陇翠庵在大观园的边缘,仿佛就是借住。
而贾母过来喝茶,我们知道茶叶是有年限,红茶年限越长越好,但绿茶可是当年的最好。妙玉知道贾母爱喝什么茶,问题是她手上的这些稀奇古怪的茶叶是从哪里来的?不可能两三个妈妈丫头,每次跟在后面搬家样跟着她。
只有一种可能。此女子另有邮政通道,只怕陇翠庵的一切都是陆陆续续搬进来的。那就是她的家族在背后。
至于有的人说她的家族是皇亲国戚,也说得通。至于她庵里有人断言,还藏了些什么,也说得通。总之这个女孩子通身的气派,那可不输于宝姐姐林妹妹。而且她有最大的一个优点。钱财她自己说了算。这是典型的白富美。
一个未婚的女子拥有这样的自由。苏州庙宇的产权是她的,因为她的师傅死了,她爹的宝贝也是她的,四季用度,奇珍异宝,源源不断的送到这个地方来。她也只要又贵又好的,她目下何人?
有一种炫富,让你觉得俗气,有一种炫富不动声色,那叫品位。王夫人巴巴的下了帖子,请她过来。贾母也非常的善待她。才情之前没有看到,只以为林黛玉厉害,但是看到妙玉的,林黛玉也退一箭之地。林黛玉正惆怅着无处归所,妙玉却还得意着自己有所寄托,管他真假,道姑总还是一个职业。虽然这个职业花她有多的。
这就不难理解,李纨为什么不待见妙玉,一个女人你不嫁人,吃的好,用的好,又有自由。哪像李纨苦命的主,嫁过来后老公死了,家里的事物没有一点权力,成天的要立贞洁牌坊,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省吃俭用。
邢岫烟就更不必说了,人家给了你房子住,你也不给说好话。所谓看不惯妙玉的为人,无非是妙玉身世好,出家也娇生惯养,妈妈婆子的伺候。而妙玉自己的确才华过人谈吐无人。你难道让她去和邢岫烟姐姐妹妹来谈,今天的被窝花了几两棉花?
这就是过高世同嫌。
还有能够让所有人都不大待见的,其实在这首诗里也有暗示,她需要一个知己,甚至是一个男性的爱人。作为这样的白富美,不是因为她能不能够做,而是她有条件有权力这么做,至于她不做,那是她自己的修行。她或者是要等待自己的因缘。其实她可以随时的离开贾府。她是贾府中最自由的人。
在红楼梦开端的判词里,也说她等老了青春。另外的一个说王孙公子叹无缘。这肯定不是说的贾宝玉。所谓的为权势不容,一定是哪家的王孙公子看上了她,而她却不肯将就自己的心。
不过从爱情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妙玉没有大错,而且相当的自主。虽然暗红楼梦开头的判词,倾巢之下焉有完卵,不管她是被动的受波及,还是由于她家庭本身的状况让她连累,最终连白富美也做不成,这一点人人嫉妒的自由也失去了。风尘肮脏为心愿。当我觉得妙玉是很从心的人。
据某一个本子说,妙玉为了救宝玉,自愿的嫁给了一个老头。我个人觉得她还真的是一个有所作为肯作为的人。很现代派。
这个人物的设定很惊艳也稀奇,比嘴巴里含一块宝玉的贾宝玉更让当时人不能理解。曹雪芹只是说这样的女孩子可惜了。或者他对女子这种自由,仍旧抱一种说不清楚的暧昧,不肯否定,但也不愿意太肯定。
大约是从当代社会穿越过去的吧,只是为了想找到自己失落的爱人,用美丽的青春等待一场凋落。
还有就是妙玉比林黛玉身体和精神健康,她应该有一种素颜之美。这是我在她的诗里读出的。
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