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四月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田野里麦苗正疯狂地拔节生长,山川一改往日的宁静,林子里的各种鸟儿欢快的歌唱。花儿都竞相开放姹紫嫣红。
傍水垂杨照水弄晴柔,袅娜风流。河流与小溪欢快的流淌,从冬天的寂静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清亮清亮的。
纸短情长,留住一刻的美好,填一阙《春光好》与诗友们分享。
红映日,翠含烟。凭栏观。四月风光图画里,可人怜。东君珂佩珊珊。苏草木、翠染湖山。处处流莺声睍睆,蝶蜂喧。——词/飘雪依依《春光好◆红映日》人间最美四月天,杜牧在他的《江南春》中感叹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意盎然,风光如画;
杜甫的更为写实:“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动静相间,相映成趣,一派生机、欣欣向荣。
四月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四野青绿,绿水泱泱,柳暗花明,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让人一见倾心。自古都是骚人墨客吟咏的主题。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元白朴《天净沙·春》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旁花瓣飞落。
词人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和体验,采用白描的手法,由“春山”“暖日”“和风”三幅画面展开想象。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幅春风和煦、暖阳明媚、风物润泽的春景图。意境清新,格调高雅。
小令以“春”为题,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唐白居易《春风》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中的早梅,继而让樱杏桃梨也竞相绽放,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春的来临同样也给乡村送去了欢笑,春风拂过,田野里开放的荠花榆荚欢呼雀跃,欣喜地称道:“春风为我而来!”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移情于物,使物境人格化,将无情的自然景物,写得充满感情,周身灵动,鲜活跳脱。
诗写春风骀荡,化育万物,表达了诗人喜迎春色的愉悦。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五首·其二》一声春雷,落下绵绵细雨。雨后初晴,阳光投射在刚刚被雨洗过的苍翠碧瓦上。
经历春雨的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两句构思巧妙,对仗工整,又加上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读来美不胜收。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小结:白朴《天净沙·春》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白居易《春风》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不会错过春风带给自己的花信;使它们呈现一派欣然的景象;
秦观《春日五首·其二》因其体物入微,情致蕴藉,通篇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
诗友们,诗词赏读完了,您有何感想呢?欢迎留下您,精彩的评论,深情的诗篇,美丽的图片,与各位诗友们互动分享。如果喜欢小女子的作品,请帮忙点赞、推荐,留言或转发,谢谢啦!!!#原创诗词#三首经典哲理小诗,流传千年,读懂了终身受益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四首长相思,写尽相思苦,读懂的都是过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