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市民徐春景在永康市舟山镇舟山一村的天马山上发现了一只橘黄皮青蛙:个头不大,有点像常见的蛤蟆,但要漂亮些。
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徐春景一边发照片到朋友圈求解答,一边打电话咨询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种蛙就是镇海林蛙。
镇海林蛙:陆生野生“三有”保护动物
徐春景是一位苗木种植户。他在天马山上承包土地种植红豆杉等树木。那天,他在苗圃干活时,一只颜色鲜艳的蛙从红豆杉树下窜了出来。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颜色的青蛙。我就想,这是不是金庸武侠小说《鸳鸯刀》中可以解百毒的‘金蟾’?还是外来物种或者基因突变?有毒吗?”
徐春景带着疑问联系了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部门。该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程基进介绍,图片上看不见肚子是否白色,仅从外观看,很有可能是镇海林蛙。为了确定是否为镇海林蛙,程基进还请教了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两栖动物专家张芬耀。
经专家鉴定,此蛙确定是“镇海林蛙”,属于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三有”保护动物,也是浙江省的一般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镇海林蛙从未记载
据了解,镇海林蛙是中国土种青蛙之一,因最早在浙江镇海发现而得名,喜欢栖息在繁茂的林木下、草丛中、山溪边等阴凉潮湿处,对溪流水源的干净度要求很高。而此次发现镇海林蛙的苗圃阴凉潮湿,不远处还有水源干净的溪流,气候环境适合这种蛙类生存。
(网络图片)
镇海林蛙表皮颜色非常鲜艳,肤色天生就是棕红、棕灰、橘黄色,个头与普通青蛙一样大,没有毒害。体长4厘米-5厘米,体型瘦长。头长、吻尖,鼓膜圆形。背面皮肤光滑,背侧褶细窄而平直。雌蛙繁殖季节呈红棕色或棕黄色,体背具浅棕色点斑;鼓膜处具三角形黑斑;腹面灰白色或浅黄色;咽喉部具灰色云斑。镇海林蛙捕食蝗虫、椿象以及蚯蚓等。
根据《永康市志》记载,目前永康市已有的蛙类有大蟾蜍、中国雨蛙、弹琴水蛙、日本林蛙、阔褶水蛙、泽陆蛙、沼蛙、大绿臭蛙、黑斑侧褶蛙、金线褶蛙、花臭蛙、棘胸蛙、大头蛙、虎纹蛙、华南湍蛙、斑腿树蛙、饰纹姬蛙、小弧斑姬蛙等十多种。其中,永康市最为常见的是黑斑侧褶蛙,别名也叫田鸡,是浙江省一般保护动物、“三有”保护动物。
镇海林蛙在永康市或许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记载。
蛙类都已列入保护范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狩猎野生动物20只以上的,就属于非法狩猎“情节严重”,也就是说,只要捕捉20只以上的野生蛙类,就要承担刑责。年11月,东阳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和南马派出所就处理了一起非法捕捉镇海林蛙的案件,抓获3名非法捕蛙嫌疑人并将96只蛙类放生。
去年8月,永康市下发了《关于规定我市陆生野生动物禁猎期、禁猎区及禁猎工具和方法的通告》。该《通告》规定,永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全年实施禁猎,全域为禁猎区。
蛙类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林害虫的天敌,是国家依法列入保护的野生动物。在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提醒广大市民,树立“与野生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理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实际行动爱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