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美丽的女子,做了最不守妇道的事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一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个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女子是最为“清净洁白”的,是具有“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其实,这与其说是贾宝玉的观点,不如说是作者曹雪芹的观点。所以,《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立传的书。正如《红楼梦》的开篇中写的那些:“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如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则大无可奈何之日也!”

所以,在《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若干个性格迥异,却大都冰清玉洁,出类拔萃的女子。“可叹停机德”的薛宝钗,“堪怜咏絮才”的林黛玉,“才自精明志自高”的贾探春,“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妙玉,“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的王熙凤……

就连《红楼梦》中的丫头们,也都有令人赞叹之处,袭人的恪尽职守,晴雯的聪明伶俐,麝月的任劳任怨,小红的大胆追求真爱,鸳鸯的刚烈,紫鹃的忠心耿耿,平儿的面面俱到……

这些性格迥异的女子们,也大都有一幅美丽的容颜,黛玉是“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露目”;宝钗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如银盘,眼如水杏”;王熙凤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那么,谁才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黛玉的美,有一些抽象的成分,宝钗的美,则很具体。而宁国府中的蓉大奶奶秦可卿,则兼具了两者之美,“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除了美貌无比,秦可卿还行事温柔大方,处事周到体贴,甚至还颇有远见,她临终之前,托梦给王熙凤的那番如何使贾府“常保永全”的谈话,是《红楼梦》中任何女子,都不能比的。

然而,也正是《红楼梦》中这位最美丽,最能干也最有远见的女子,做出了最不守妇道的事——她与丈夫贾蓉的亲生父亲贾珍,有了私情。虽然《红楼梦》中现在病没有具体的文字,来描写这段不堪之事,但焦大的一声醉骂,“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早已将这件丑事,大白于天下。秦可卿死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也是作者很隐晦地在表述这件丑事;瑞珠的撞柱而亡,尤氏的忽然生病,贾珍的如丧考批,贾蓉的冷漠与无视,都是这件事的佐证。

秦可卿的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她的判曲,“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则又似乎是作者在暗示我们,秦可卿与贾珍之事,她倒是有几分情意在其中。最起码,并非完全是贾珍的逼迫。

那么,曹雪芹为何让他笔下最美丽的女子,承担了这样一桩不光彩的事?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为闺阁立传的书,更重要的,她也是一部女子的悲歌。所以,贾宝玉在太虚幻境,喝到的茶是“千红一窟(哭)”,饮到的的酒是“万艳同杯(悲)”。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正是这样,作者亲手塑造了若干个最美丽的女子,却又亲自将这些美丽的女子,一个一个毁灭了。

林黛玉与贾宝玉一见钟情,成就了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纯美爱情,但这段爱情,却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只能是“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只能是“心始终虚化”;薛宝钗,终于成了宝二奶奶,却只能落得独守空房的命运;王熙凤精明能干,却也不过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探春是贾府中一朵带刺的玫瑰,却只能被送到异国他乡,成了和亲的牺牲品。

作为《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秦可卿自然也逃不了这样的命运。甚至于,作者给她设计了一种最悲凉的结局,以一种最“残忍”的方式,毁灭了她。而且,秦可卿的故事,被曹雪芹放在了《红楼梦》的最前面,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最早毁灭的。她的故事,早就是作者在预示着整部书的悲剧结局。

《红楼梦》中有若干个女子,但是,如果我们细品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些女子的命运,没有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女子,都有一种不同的毁灭方式。尤三姐是“剑刎”,尤二姐是“金逝”,林黛玉是泪尽而亡,薛宝钗是独守空房,晴雯是病故,王熙凤是被休,之后才丢了性命。秦可卿的毁灭,是最独特的。这样与她的独特的身份有关,因为她是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的妹妹。而警幻仙姑,正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秦可卿与贾珍之间,不也是一段“风情月债”吗?

所以,《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子秦可卿,却偏偏被作者安排了一段“宿孽总因情”的故事,这是女子悲剧中的一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pz/26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