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1回里,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而在第62回里她的生日却又说是过了灯节之日,这是删改之误还是有意之笔?
请先看62回的描写: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的,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都占先。又是大姐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是太太的,初九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只不是咱们家的。”探春笑道:“原来你两上倒是一日?每年连头也不给我们嗑一个!平儿的生日我们也不知道,这也是才知道的。”平儿笑道:“我们是那牌儿名上的人?生日也没拜寿的福,又没受礼的职分,可吵嚷什么,可不悄悄儿的就过去了吗。今日他又偏吵出来了。等姑娘回房,我再行礼罢。”
在第62回,老太太和宝姐姐的生日都是“过了灯节”,这个老太太肯定就是“史老太太”。然而其中的这个“宝姐姐”就准是薛宝钗吗?
也就是说,这个“宝姐姐”到底是不是另有所指呢?
未见得。
再往前面,倒是在22回里,贾琏说是“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看似在灯节后,但未肯定是在正月,也没听说与老太太一起过,只是老太太蠲资了二十两“银子”。
既然宝钗与老太太是同一日,而在第71回里,同样,在叙述贾母的生日庆典时也未提及与薛宝钗有一丁点关联:
(红楼梦剧照:薛宝钗)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大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宁荣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做退居。
(红楼梦剧照:贾母)请特别注意:其中的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是“缀锦阁”“嘉荫堂”的描写:
堂客,就是对过了门的女性别称。“缀锦阁”,还含有“错景阁”的谐音,嘉荫堂似有“家阴堂”之隐。
由此可看出,这些词语的隐含用意,似乎都与“凸碧山庄”有关!其谐音“秃█”,正好指向史老太太在夫君贾代善死后的尴尬境遇,也是凤姐所谓的那些银子是霉烂的!
原来,这贾母两个生日似乎前后的矛盾,是书中特别的设置,并非像有的读者解释的那样,是原作者在改稿中因疏漏遗留的痕迹。其原因在上一问答中,其实就已经给出。这贾母的两个生日,就是在影射史老太太原来是高贵的贾母为“阴”,在她夫君贾代善死后,为满足一时的生理需求,背地里与鸳鸯等贴身丫鬟穿起了“蕾丝边”,不仅有阴,而且不时悄然转阳,玩起了在“阴阳”之间扑朔迷离的安能辨她是雄雌的游戏。
上面那些含糊不清的所谓“薛妹妹”“宝姐姐”,就是“血妹妹”“宝贝姐姐”的谐音,指借的“鸳鸯”,而不是薛宝钗。
鸳鸯才是平儿那俏皮话带着的所谓“那牌儿名上的人”,也是鸳鸯之所以叫“鸳鸯”的取名之排宾布阵!
这就是总结过的关于史湘云讲“阴阳论”时设了个丫鬟翠缕,其中藏有颜色的深层隐意——
红楼梦剧照:史湘云翠缕→翠绿→“祖母绿”!
这才是在史老太太归仙后,鸳鸯上吊为她殉情的根本原因,只不过写得比较隐晦罢了。这个“上吊”,就有后来她由丫头升格“上调”的暗写,假以与史老太太同一辈份谐音的映射,去讽刺书中贾家荣府后院的不荣之实。
这些便是史老太太在人后的一段隐情,即所谓的“人老入花丛”,也是《红楼梦》中的第三条隐写大主线。
至此,贾府中,准确地说,是荣府里的那些“弗荣”之事的三条大主线,已初步引出。关于这些方面更多的详情,将在以后随着情节的陆续展开去进一步解读。
接下来,将再引出第四条隐写主线。不过,这只是一个“外挂”,涉及到的却是自称“槛外人”的妙玉。
待发:《红楼梦》中的隐写之千问千答(12):妙玉的尼姑真相
关于《红楼梦》中带发修行的妙玉,她的身份和结局,疑点最大,争议最多。其尼姑之真假,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