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史湘云告诉我们,拥有达观的生

环孢菌素胶囊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9294.html

作者:胡一一

在心理学上,将不同的人以何种态度对待困境,分为乐观和悲观两种类型。

乐观之人,无论面对何种境地,都勇于面对。并且以积极的态度,旷达的心胸,微笑面对一切艰难困苦、暴雨雷霆,在逆境中依然活出自己的风采。

从这个角度来说,史湘云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乐观豁达、襟怀坦荡的姑娘。

(一)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史湘云,与贾母史氏老太君同出自“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金陵史家。只不过贾母生于家族繁盛发展之时,而史湘云生于家族濒于没落之际。

本应是侯府千金、金尊玉贵,奈何造化弄人、父母早亡,寄居在叔叔婶母门下,徒有千金小姐的虚名而已。

曹公对史湘云的判词写道: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才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与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姑奶奶贾母疼爱她,会经常接她来贾府生活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就是湘云身心最为轻松愉悦的时光了。

只不过自从黛玉来到贾府,贾母尤其疼爱,宝玉的位置都后退了,何况湘云。所以贾母总想不起来接她,她会偷偷地嘱咐宝玉:即便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也总提点着,打发人去接我。

如此明白通透的湘云,让人心疼不已。同样是贵族小姐,同样是豆蔻之年,她已经很明白自己无人依仗,更没有任性撒娇的资本。

湘云在史家的生活状态,曹公未正面提及。但通过很多侧面的细节描画,倒是可以看出端倪的。

袭人同宝钗聊天,说起她拜托湘云做针线的事情,宝钗埋怨袭人,说湘云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不用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都要自己动手,湘云在家累得很。

湘云来贾府,贾母令其脱了外头的衣服,王夫人笑她穿这些做什么,湘云笑言:都是二婶婶让穿的,谁愿意穿这些。可见湘云连穿衣小事也不能自己决定,而其婶婶也必要把面子工程做足,出门的衣服还是要充侯府的脸面。

湘云离开贾府的时候,婶婶派人来接,湘云眼泪汪汪的,因有他家人在眼前,不敢十分委屈。宝钗明白,若他家人回去告诉她婶婶,湘云又要受气,因此倒催她走了。

众人起海棠诗社,湘云要做东道。宝钗心思细腻,为她谋划:你在家里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吊钱,还不够盘缠,让你婶子听见,又抱怨你了。可见湘云经济不宽裕,零花钱每月只有几吊钱,还不如贾府的大丫头袭人、鸳鸯等,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工资收入。

既入江湖内,便是薄命人。

悲观之人,总是看得到自己生活的各种不如意和阴暗面,总是看到别人的光鲜亮丽和春风得意,从而心生怨念,埋怨老天的不公平。

高尔基说过,爱找别人阴暗面的人,自己也常常失掉光芒。

乐观之人却明白,上到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位置不同、处境不一,却各自有自己的苦乐哀愁、酸甜苦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各有修行。

乐观之人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知和达观的态度。不必艳羡他人,每个人有该吃的苦、该度的劫,生活并不在别处。

客观审视自己的生活,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无法改变的。

对于无法改变的现状,与其痛苦纠结、为难自己,不如调整心态,坦然接受。

对于可以改变的境遇,积极主动地作出改变、调整适应。

(二)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同黛玉一样,湘云也算寄人篱下了,这份生活的无奈与心酸体验,她是并不比黛玉少的。黛玉还会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凄凉感受,而湘云很少会出此悲凉之语。相反,有她在的时候,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欢声笑语。

宝玉生日之时,大家行令吃酒,香菱对不上酒令,湘云偷偷作弊教她,被黛玉拿住罚酒,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湘云喝醉了,在花园的一个石凳上就睡着了。芍药花飞了一身,衣襟上都是红香散乱,一群蜂蝶围着她。口中念念有词说的梦话,都是酒令。这一幕湘云醉卧,同黛玉葬花一样,成为红楼中的经典画面。

众人在芦雪庵赏雪联诗句,湘云怂恿宝玉问凤姐要来一块鹿肉,自己用铁炉来烤了吃。黛玉笑话她作践了芦雪庵,被湘云给爽脆地怼了回去: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我们腥膻大吃大嚼,却是锦心绣口。

黛玉的口齿伶俐,都是她怼别人,很少被怼。一次是被妙玉贬为俗人,一次就是被湘云说假清高。

从湘云身上,我们看到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应该呈现的天真浪漫、热情洋溢、洒脱率性,那才是青春最鲜活灵动的模样。

不管生存环境如何,湘云总能在其中寻找到快乐。犹如小草一般,生命力顽强,逆风而向,凌霜而生。

正如湘云在海棠诗所作:也宜墙角也宜盆。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过,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生中最后的自由,也就是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乐观之人便能在何种情境之中,都能找到滋养身心的精神源泉,都能以感染他人、愉悦自己的态度来面对并不事事顺心的窘迫。

能认清现实,坦然面对现实是生存本能。

不为现实屈服,遵从本心,最大限度活出自己的样子,取悦自己,才是更高的精神独立和成熟修养。

(三)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在湘云心中,并不因自己处境妄自菲薄,也不因小姐身份而看轻他人。相反,她总是时时惦记着那些丫头们,与众多丫鬟都相处融洽、感情甚笃。

湘云做东道,安排螃蟹宴,让人盛两盘子给赵姨娘和周姨娘送去。又摆了两桌,让鸳鸯、平儿、琥珀、彩霞、彩云去吃,还请了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

湘云送给黛玉、宝钗等人的绛纹石的戒指,也同样送给了袭人、鸳鸯、金钏、平儿,害怕送东西的人说不明白,自己特意亲自送过来。

香菱要学作诗,别人都嫌麻烦,不愿教她,只有湘云乐此不疲,被宝钗调侃“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

不鄙薄他人,亦不轻视自我。

湘云的性格,早已超越了闺阁女子的贤良淑德,很大一部分体现了男儿高风旷达、行侠仗义的本色。

湘云酷爱男装,从小也经常穿宝玉的衣服。在书中更是几次身着男装,飒爽英姿。芦雪庵中,湘云在斗篷之内,就穿了男装,黛玉笑他是小骚达子,众人都觉得比女儿打扮更俏丽了。

不仅装束,就连为人处世,湘云也多男性化。她爱打抱不平,正义感凛然,总是喜欢为他人出头。

邢岫烟住在迎春处,被迎春的丫头妈妈们欺负,只得将棉衣当掉,宝钗要来当票,被湘云看到,明白事情原委,便立即要到迎春房里骂老婆子丫头一顿,给岫烟出气。被宝钗拉住了。

能够对弱者满怀悲悯之心,能够推己及人、感同身受,湘云让我们在取悦自身之上,看到了心灵的盛大恢弘。

乐观之人都非自私之人,能够换位思考,引发共情,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快乐的本心之上,有着悲天悯人的灵魂底色。

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又遭逢家世衰颓,多寄人篱下的生活,这样的侯门千金史湘云,并没有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她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旷达宏大,率性洒脱又不乏天真烂漫的动人颜色。

纵然命运如此安排,并不能妨碍湘云在灵魂深处,打破自我局限,另有田园。

而乐观之人,总能在现实的束缚之上,另辟蹊径,让灵魂自由伸展、盛大绽放。

做一个达观快乐的人,让原本平淡甚至有时灰暗的生活,焕发不一样的颜色,呈现不一样的景致。

也许客观环境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是掌控自己的心灵,不让其沦入暗无天日的深渊,不长时间沉浸于负面情绪的阴霾,生活终将会是阳光普照、春暖花开。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探秘《红楼梦》里史湘云和她母亲的身份

《红楼梦》里知史湘云者,薛宝钗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hy/27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