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翻拍成的电视剧,可谓是老少皆宜,作者金庸先生,共写了15部武侠作品,其中四部被称为武侠绝唱,情、义、人、侠都包含其中。
15部武侠小说根据创作的时间进行排序分别是:
《书剑恩仇录》年——第一部小说
《碧血剑》年
《射雕英雄传》年——成名作;其中第一部被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神雕侠侣》年——“射雕三部曲”第二部,被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雪山飞狐》年
《飞狐外传》年
《倚天屠龙记》年——“射雕三部曲”第三部
《白马啸西风》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鸳鸯刀》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天龙八部》年
《连城诀》年
《侠客行》年
《笑傲江湖》年
《鹿鼎记》年——封笔之作
《越女剑》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其中,写情之深,《神雕侠侣》最为莫属,乍一看则是一部武侠小说,细细品味之后,你就会发现,书中虽无大肆宣传情,但是处处体现,杨过小龙女、李莫愁和陆展元、武三通对义女何沅君,都有一份说不出来,却处处能够体现的情。
杨过和小龙女,本来是师徒之情,通过俩人的渐渐相处,逐渐转化为男女之间的情义,杨过饱受情的折磨,而宛如天仙的小龙女,最终也下了凡间,落了尘埃。
俩人分分合合,历经千难险阻,最终才可以浪迹天涯,前有尹志平的玷污小龙女,后有郭靖和黄蓉的阻挠,在古代,师徒之情怎么可以是男女之情,又怎可以喜结连理,这种种艰难,杨过至死也没有放手,小龙女心中亦是挂念心中所想之人。
《神雕侠侣》虽为武侠剧,但是书中有侠,但亦有情,李莫愁那轻柔的歌声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情,小说原文:
相隔虽远,但是歌声吐字清亮,清清楚楚听得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情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也可以把你折磨地死去活来,甚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李莫愁为了陆展元终生不嫁,郭襄喜欢杨过爱而不得,削发为尼,陆无双、程英依旧爱而不得,结局也不尽人意,就连裘千尺,也是被情折磨。
书中阐述了不止男女之情,还有亲情,但是前者居多,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将杨过当成欧阳克,传它蛤蟆功,洪七公也对晚辈甚是关心,没有血缘至亲,难道就没有亲情吗?欧阳锋对杨过的情不亚于亲生骨肉,公孙绿萼因杨过而死,陆无双和程英的结局,尹志平玷污小龙女等,这种奇妙之情,无论怎么样都没有跳脱一个情字。
义薄云天、侠义之人。当然属《天龙八部》为主,三位主人公,都是豪气盖天、重情重义之人,乔峰至情至性;段誉心地善良;虚竹待人坦诚。
先不谈及三位主角的义气,在其他小人物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义薄云天的气概,雁门关伏击,智光大师不说出带头大哥,为此还把书中署名撕掉,吞入腹中,赵钱孙那么怕死的怕死的一个人,也没有出卖他人;风波恶和包不同对慕容复忠心耿耿,诸如此类,数不胜数,三位主角又岂会是泛泛之辈,乔峰为四大长老流血赎罪、为阿朱在聚贤庄力战群雄等等,至于其二位更是义字当头。
若不是侠义之人肯定也走不长久,慕容复身登大宝,结果疯疯癫癫;丁春秋不肖之徒,丢了仁义再无法驾驭中原。
《天龙八部》写的是义那么人性就恐怕非《连城诀》莫属。
背信弃义,花铁干撒下弥天大谎,企图动结拜兄弟的尸体,让我们看到人性,简直脸皮之厚,此外,为了苟活于世不惜向血刀老祖跪地求饶,戚长发、言达平、万震山,为了连城诀,竟然背叛师门,偷袭授业恩师。那戚长发更是心狠手辣,心中全无道义,为了宝藏,险些将狄云杀死。若不是乌蚕衣护体,狄云早已命丧当场;更有不被读者所原谅的凌退思,贪图宝藏,杀害亲生女儿,只有主角几个人是善良的,旁人都是黑心黑肝。
小说中吃义兄尸体、丧尽天良,欺师灭祖,家常便饭,《连城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以人性排在第一。
至于金庸先生笔下第一大侠非郭靖莫属,年幼郭靖,救下哲别,遭受敌人的毒打,不屈不挠,无所畏惧,在六位恩师的教导下,最终成为一代大侠,并且从未做过违背侠义之事,无愧第一大侠这个称号。
当日在曲三酒馆,郭靖身负重伤,性命不保,好在有九阴真经疗心法,暂且保住一命,黄蓉恐怕傻姑走漏风声,准备杀之,郭靖示意阻止,江南七怪,苦寻郭靖,只为将一身绝技相授,只为了一个承诺,这样的义气,又是何人能比。
郭靖初踏中原,请乞丐装扮的黄蓉吃酒;见杨康调戏穆念慈,去据理力争,从头到尾郭靖将侠字纵贯始终。
你认同金庸先生众多作品中的写情、义、人、侠,分别是《神雕侠侣》《天龙八部》《连城诀》《射雕英雄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