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很多地名,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是一段历史的记忆,金陵、长安、姑苏、徽州、朝歌、琅琊、无一不惊艳过我们。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些地名不断变更......
徽州→黄山
黄山古称徽州,安徽省的名字就是取自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现在安庆市还在,不过徽州却变成了黄山市。
在历史上,徽商、潮商和晋商是着名的三大商帮。现在很多人提到黄山市只知道黄山是一个着名的景点,却不知道曾经的徽商文化是多么有名。庐州→合肥安徽省省会——合肥,古称庐州、庐阳,是包拯、李鸿章、杨振宁等人的故里。历史上的合肥最初只是庐州的一个县,随着历史的发展,合肥慢慢成为了庐州政治文化中心。到了民国时期,庐州彻底消失了,合肥彻底雄起,变成了安徽的省会。金陵→南京江苏省省会——南京,古称金陵,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别称,象征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金陵之名,源于公元前年,楚威王打败越国,在当时的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因山立号,置金陵邑”。姑苏→苏州“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曾有个美丽的名字——姑苏。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多年。
公元前年建城,是长三角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现在的苏州还保留着姑苏区,这也是苏州历史最为悠久、人文积淀最为深厚的中心城区。梁溪→无锡无锡的别名——梁溪,是一条流经无锡市的河流,也是无锡的母亲河。其源出于无锡惠山,北接运河,南入太湖。无锡最早的县志——元·《无锡志》讲到:凡岁涝,则是邑(无锡)之水,由溪泄入太湖。旱则湖水自此溪回,居民借以溉田。从人文地理讲,梁溪河是沟通城河、古运河、太湖与蠡湖的水利枢纽。长安→西安陕西省省会—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古称长安。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买花载酒入长安”……有多少人的长安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呢?陈仓→宝鸡陕西省宝鸡市,古称“陈仓”、“雍城”。典故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陈仓就是现在的宝鸡。不过改名后,是不是要读成“明修栈道,暗度宝鸡”呢?宝鸡在唐宋年间又称为凤翔,凤翔节度使在五代十国时是个高频率出现的官名。其实凤翔这个名字也非常好听,凤翼天翔。宝鸡也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兰陵→枣庄山东省枣庄市,古称兰陵。据传,“兰陵”二字是楚国大夫屈原所起。西晋惠帝时,兰陵设郡,治峄县。现枣庄市的辖区传承自峄县,峄县辖区传承自兰陵郡,光绪年版《峄县志》云:峄,兰陵旧疆。所以说枣庄市一直都是兰陵郡的传承。但兰陵这个地名并没有被抛弃,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下辖的一个县就叫“兰陵县”。朝歌→淇县河南鹤壁市淇县,古称“朝歌”,具有多年的古都史。多年前的商朝,以殷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扩大殷都至于沫邑,大修离宫别馆,称为朝歌。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汝南→驻马店河南省驻马店市,古称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汝南有“天中”之称。现在的汝南是驻马店下辖的一个县,驻马店市汝南县梁祝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梁祝故里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等。
琅琊→临沂
临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以临近沂河而得名。清雍正十二年(年)升沂州为沂州府,年撤沂州府设兰山县;年兰山县改称临沂县。年12月设地级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会稽→绍兴
绍兴的第一个名字叫做会稽,这地是秦朝开始设立的,是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为啥叫做会稽呢?是因为一座山,也就是今日的会稽山。资料记载,会稽山也叫茅山、亩山,在今日浙江绍兴北部平原南部,跨越柯桥区、越城区、诸暨市、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区等地,主峰在嵊州市西北。会稽山占地5平方公里,以大禹陵、百鸟乐园、香炉峰、大香林等景区为主要景观。
夷陵→宜昌
宜昌古名夷陵。《史记·楚世家》载:“(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夷陵的命名当与其山川地理形势有关。
编辑郝梦
校对肖阳
编审廖波石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