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终究是站错了派别,成为了权力争夺的牺

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0319.html

#秋冬打卡挑战赛#

贾府虽说不是官场,但其门户帮派,倒也不逊色于官场。宁府和荣府是两派,从两府中人的嘴巴里,不时可以听到"那府里"如何如何这样的话。

最大胆的一个奴才,居然说出了"各门各户"的话﹣-当然,她是要受惩罚的,因为她触到了两府的软肋。

荣府里头,又分两派。一派以史太君为首,下面有贾政夫妇和贾琏夫妇。贾政有官场上的事务,在府内管理家政的,是王夫人;贾琏和王熙凤则是王夫人的得力助手﹣﹣这些人组成了荣府执政派。荣府在野的一派则以贾赦为首,包括他的夫人邢氏,也包括贾赦竭力想拉拢扶植的贾环等人。

鸳鸯是老太太的大丫头,这个身份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她在帮派中的地位,何况鸳鸯又属于贾府资格老、能量大、立场又特别鲜明的人。

鸳鸯的口碑不错。李纨说:"她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上好话儿,还倒不倚势欺人的。"

鸳鸯岂止是"不倚势欺人",在大观园无意中撞见司棋和潘又安幽会后,她不仅不声张,还息事宁人的态度,是作者写在鸳鸯身上的最富人情味的一笔。主动跑去安慰病中的司棋,自己赌咒发誓,对司棋说:"我若告诉一个人,立刻现死现报!你只管放心养病,别白遭塌了小命儿。"

与荣府的关键人物王熙凤,鸳鸯更是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很多时候,鸳鸯和凤姐表现为一对最佳拍档。戏弄刘姥姥这出戏便是鸳鸯提出的。"二人便如此这般商议"。

道具的"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和一碗鸽子蛋放到刘姥姥面前,现场鸳鸯当了导演,嘱咐刘姥姥如此这般,凤姐则只作不知,把作为制造出了绝佳的喜剧效果。

事后,王熙凤拉着鸳鸯一处吃饭,鸳鸯让婆子"挑两碗给二奶奶屋里平丫头送去",王熙风客气说:"他早吃了饭了,不用给他。"

鸳鸯道:"他吃不了,喂你的猫。"看似闲笔,却都表现出她们之间的相互器重。

这么个风光无限的贾府第一大丫头,最后却用一条汗巾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的下场为何这么惨呢?有人说,她是怕贾赦逼她做小老婆,其实并不尽然。

贾母去世的时候,贾赦正"发往台站效力赎罪",不在府里。所谓台站,是清朝建立在边远地区的驿站,千里迢迢的,并没有给鸳鸯造成威胁。

根据她先前的想法:"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才死了,他先弄小老婆的。等过了三年,知道又是怎么个光景儿呢?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

也就是说,在鸳鸯的计划中,结束生命是最后一着,即使是"至急为难",她的首选也是"剪了头发做姑子去"。然而现在,并没有等到三年,也不到"至急为难"之时,她却选择了结束生命。鸳鸯怎么了?

说到底,那是因为鸳鸯在贾府的帮派间立场太坚定、态度太鲜明了。

荣府的在野派首领贾赦曾经向鸳鸯发出一个示好的信号:要收她为屋里人。这在当时意味着什么,看看众人的反应就不难明白。

首先是邢氏,她认定那是"又体面,又尊贵"的事,认为"别说鸳鸯,就是那些执事的大丫头,谁不愿意这样呢?"

就是王熙凤,附和的时候也说:"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放着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呢。"

鸳鸯却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贾赦恼羞成怒,露出一副狰狞面目。鸳鸯不得已而闯到贾母跟前哭诉,赌咒发誓,以死相拼。这么一来,她与贾赦的梁子可就结下了。

鸳鸯本人"极有心胸气性",这个在野的大老爷不大放得进她的眼里,她说了:"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证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

说明她所嫌弃的,是贾赦这个人,而不是"姨娘"这个位置。而从客观上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拒绝贾赦,就等于宣布在荣府的两大派系中的立场,她立场鲜明、义无反顾地站到了执政派一边。这就给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线。

由于贾母的感情偏向,使荣府形成了一个奇怪的格局:长子单过,次子当家。贾母一死,一切就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老太太的事原是长房作主。贾赦不在家,论理该轮到贾政,可偏偏贾政又是拘泥的人,有件事便说:"请大太太的主意。"

于是,一直感到备受压抑的大太太邢氏,终于手中握上了实权。她生性扣克,"婪取财货",又兼向来与凤姐不睦,此时财政大权在握,便"死拿住不放松"。

王熙凤这才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年的"威重令行","爽利周到",变成了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弄得"力出失人心",最终在老太太的事上"保不住脸了"。王熙凤是以贾母为首的荣府执政派的CEO,贾母这棵大树一倒,她一败,原先执政派的失势即成定局。

面对这个景象,作为当年执政派中坚力量的鸳鸯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将来:"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

鸳鸯的这些想头,把贾母死后荣府派系间力量对比即将发生的变化说得清清楚楚:原本的在野派要"乱世为王"了,而"我们这些人""要叫他们掇弄了"。

这时候,"站队"的问题就极其重要了。官场上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这儿也同样适用。鸳鸯原先站在执政派一边,而且她立场坚定,爱憎分明。

邢氏和王熙凤闹别扭,鸳鸯把"那边大太太当着人给二奶奶没脸"的来龙去脉告诉贾母,贾母并不掩饰对邢氏的不满,说:"这是大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发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姐儿没脸罢了。"主奴两个这样说话,可见平日里鸳鸯的态度。

现在形势陡然来了个大转弯,对别人犹可,对鸳鸯来说,可就痛苦了。按照常理,老太太固然总是要过世的,让鸳鸯没料到的是,在野派居然如此快地掌握了"政权"。所以,她并没有像先前所说的那样先等待三年,然后再见机行事,而是选择了立刻结束生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zz/34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