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续书,还是研究者,恐怕不会有人认为,鸳鸯在贾母死后,能得到一个好结局。自杀而死,几乎是她唯一的下场,虽然上吊、自刎、吞金、撞墙这些具体操作方式无法确定。按理说,贾母这样疼爱鸳鸯,应该给她安排一个好的归宿。可是并没有。一种可能是,贾母去世时,贾府已经败落,来不及安置心爱的丫鬟了。但是即使贾府未败,贾母也不可能给鸳鸯一个好归宿。丫鬟的归宿,多半是“配个小子,还是奴才”。志大心高的鸳鸯,当然不会以此为满足。另一种是“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大概像周瑞的女儿,嫁给了古董商人冷子兴。有人说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低,那是另一回事,总不会比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才更低吧?所以“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应该是不错的结局。再有就是嫁给贾琏、宝玉等年轻的少爷作妾,总比跟着贾赦强。问题是贾赦早已有言在先:“我要他不来,此后谁还敢收?”拒绝过父亲(伯父)的烈女子,哪个少爷还敢要?“凭他嫁到谁家去,也难出我的手心”,愿娶丫鬟作正头夫妻的只会是小门小户,将来还脱不了贾赦的报复。有贾赦的威胁在这里,贾母想发嫁鸳鸯容易,想保全她嫁后的平安就很难了——正常情况,贾母总会比贾赦早死。另一方面,在权力争夺的时候,贾母与贾赦是敌对的双方。一旦争夺的矛盾缓和,他们仍旧是血浓于水的亲生母子。鸳鸯拒绝贾赦,表面的理由是“横竖不嫁人就完了”,抱独身主义。贾母能够维护鸳鸯,也是基于此。而此后贾母要把鸳鸯嫁给别人,鸳鸯又没有拒绝的话,“横竖不嫁人”就落了空,也就是向世人昭告:鸳鸯拒婚,不是独身主义,而是看不上、看不起贾赦这个人。帮助丫鬟宣告看不起儿子,你当贾母真的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