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极端典型的人

治白癜风武汉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190821/7400599.html

林黛玉是仙女,从天而降是为偿还眼泪;薛宝钗是凡人,一个符合传统道德的女子。两者都是曹公喜爱的女子。这两个人物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女性类型。

在红楼梦年代,或者是今天,两位女子都是十分典型的人物。读者也自动地分为了两派,以前喜欢林黛玉叫“拥林”,喜欢薛宝钗叫“拥薛”,现在喜欢林黛玉的叫“黛粉”,喜欢薛宝钗的叫“钗粉”。不论叫什么,争论由来已久,但这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

黛粉认为宝钗是一个暗地里下绊子的小人,她道貌岸然,不择手段,一个典型的女夫子。为了宝二奶奶的名分倾尽心力,而致使黛玉“玉带林中挂”,这样的观点也形成了一种主流意见。对宝钗的批评、谴责、污蔑到了极端异常的地步。

而钗粉认为黛玉小家子气,心胸狭窄,才华不如宝钗,不懂得与人周旋,活在虚幻里,不够真实。对黛玉的评论指责人性中的缺陷,自私也到了极端偏激的地步。

因此我们对《红楼梦》的人物论存在强烈的主观投射,其实曹公对黛玉和宝钗这两种客观的人物形象,不偏不倚,用极其客观,真实,细腻的态度,为我们塑造了经典的人物。

一、曹公对黛玉和宝钗这两种客观的人物形象,塑造出迥然不同的两个女性

宝钗是一个现实主义女子,而黛玉是一个浪漫主义的女子。脂砚斋说:“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二而何。”(第八回眉批)

可见,曹公写两人用了多少心力,写黛玉用的写意的手法,写宝钗用的写实的手法。

曹公对黛玉的预设性格,事先预埋了伏笔,她是神仙草下凡,她的秉性来自于前世,换句话说,她是为了恋爱而来;宝钗从现实中来,而且是为了选秀女而来,她并不是为了宝玉而来,但她的命运因宝玉而改变。

因此,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设定为三人纠纷,或者是三角恋爱关系,三人的出场顺序也是交错地并列出现,几乎没有孰先孰后!

第三回写完荣国府收养林黛玉,第四回写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带出宝钗入京。第五回便是把两人做了一个比较,也把三人的关系作了一个交代。

宝玉和黛玉两人不止是青梅竹马,还是前世注定,他们之间亲密友爱的感情,因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而打下了基础,宝钗却晚了一步,但是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却得到很多下人的喜爱,甚至都说黛玉都不及她。而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难以接近。

黛玉被宝钗的亲和力比了下去。黛玉对宝钗有了心中有一些小小的抑郁不满,而宝钗却没有感觉。宝玉还是一个小孩子,认为大家都是兄弟姊妹,也不能亲近或怠慢,都一视同仁。但是和黛玉随贾母一起饮食起居,便要比其他姊妹亲密;既然亲密,难免有些小摩擦小矛盾。

这就是三个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每一次只要有宝钗的出现,黛玉也会紧跟着出现。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贾宝玉和薛宝钗刚好看完通灵玉和金锁,林黛玉不早不晚就跟了过来,还说,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林黛玉误剪香囊袋,和宝玉和好到王夫人房里,宝钗就在那里;贾元春归省庆元宵,最瞩目的就是黛玉和宝钗,而元春也说:“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送礼物,宝钗和宝玉比其他姊妹多了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红楼梦》回目也很平衡,有宝钗滴翠亭杨妃扑彩蝶,就有黛玉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有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就有蘅芜苑夜拟菊花诗;有蘅芜君兰言解疑语,就有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经典的一个场景,宝钗在里间绣鸳鸯,宝玉很随意地躺在床上,黛玉就在窗外看见了这一幕;刘姥姥进大观园,去了潇湘馆,然后就去了蘅芜苑;宝、黛、钗三人除开宝钗解禅这一段,三个人在一块儿,其他时候都是错落有致,黛玉来了,宝钗就走了,或者相反,或者被其他人和事打扰;故事情节就这样铺陈展开。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第一三句话为宝钗所写,第二四句话为黛玉所写。

红楼梦曲,第二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这曲名叫终身误,对黛玉和宝钗都有歉意和愧疚,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毋容置疑,人生交错叹息,这也是三人之间情感纠葛的见证。

这是曹公对两人的公平描述,黛玉有宝玉的爱,但是在那个媒妁之言的年代,只有婚姻没有恋爱的年代,黛玉空有虚幻的木石前盟,她只有眼泪洗刷心中的郁闷,还好后来有了宝玉的一方手帕,算是有了黛玉认为的小巧玩意儿,也算是定情之物。

贾芸和小红的定情之物也是手帕,相当于是通灵玉和金锁的寓意,林黛玉有了一方手帕,加上宝玉的“你放心”三个字,才逐渐平和平静。

贾宝玉不爱宝钗,宝钗尊崇三从四德,是一个保守传统的女子。她在府里得到众人的认可,她一辈子孀居,这也是一个悲剧命运,曹公对她有隐忍,包容,还有尊重和尊敬。

其实宝钗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不是她自己选择的。她点贾母喜欢看的热闹戏;王夫人为金钏儿去世心里不忍,她好言相劝,并愿意把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儿装殓;她自己读过《西厢记》《牡丹亭》,提醒黛玉“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曹公对两位女子一视同仁,黛玉和宝玉前世有木石前盟,宝玉和宝钗有金玉良缘;黛玉服用人参养荣丸,提升补气,宝钗服用冷香丸,降火降燥,刚好相反,一补一去,一暖一冷。

对于两个女子,曹公用同样的笔墨,甚至有人研究过,脂砚斋评黛玉和宝钗的条数都是差不多的。这里并没有对黛玉或者宝钗的偏袒,他只是如实描写,极尽细腻深刻地看到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美,而我们却一味要区分高下,一定要褒扬一个贬低另一个。

二、曹公对待宝钗和黛玉两种类型,积极精细的态度,更客观,更深入

单纯说两个女子的区别,家世背景,容貌才学,以及三观都不一致。我们也从这些不同找到与自己的共鸣之处,逐渐产生认同宝钗还是黛玉?

黛玉应是绝代佳人,可我们一直没有看到关于黛玉容貌的描写。当黛玉哭泣的时候,连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都为她哭泣,整部《红楼梦》前八十回,只有去参加芦雪庵联诗,有过黛玉的衣着描写“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条青金闪绿四合如意涤,头上罩了雪帽”。她一直高冷高远,清新脱俗,给了我们很丰富的想象空间,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任意想象黛玉的容貌,黛玉的形象更加丰富丰满,令人遐想,直至到现在,都无法绘画出黛玉的容貌。

对于宝钗的刻画,很简单,很直接,关于她的容貌,我们基本上都能够背诵“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样的宝钗,我们是可以接近也可以想象。就算是要选择角色,宝钗这样的演员也很多,很好选,因为她是有形状的,具体的,他是实实在在的。宝钗容貌丰美,大眼睛,大脸盘,她所具备的气质更具普遍性。

林如海把黛玉当做男孩儿来养。虽然请了家教贾雨村,但黛玉身体柔弱,隔三岔五就生病,后来母亲贾敏去世,为母亲守丧,也没怎么读书,父亲对她比较宽松,也没有对她严格要求。父亲出身世家,但是世袭已经到末了,他自己本是探花出身,对待人生的看法倾向于淡漠。

就拿要女儿到外祖母家说的话“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可见,他在乎的是他个人的宁静,其他乃身外之物,同样对黛玉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过得开心顺心遂意就可,并未要求她学习与人相处,这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黛玉的灵性。

从小由父亲亲自教育的宝钗,家是皇商,相当于是早期的资本家的雏形,类似王熙凤家的航海生意。父亲在世家族生意蒸蒸日上,商人擅长与人打交道,父亲的能力影响了宝钗,所以宝钗最擅长的就是人际关系。

宝钗对待每件事都会像商人一样衡量得失,也不会轻易表白个人情感。她身体健康,学业也会顺利一些。她喜欢说,事事不能丢了学问,要拿学问提着。黛玉本身就是学问,她自己就是一幅画,一幅风景,她不需要提及学问,也不需要显示自己的学问。

由此,两人作诗的风格一个充满灵性的展现,一个充满对俗世的批判。黛玉更多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zz/27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