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媒体的特性出书不难

贵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10.html

一、图书媒体的特性

图书是古老的自媒体,自从人类发明了文字、书写,图书就存在,从先秦时代的帛书、竹简,到唐代的木版雕版印刷、宋代的活字印刷,伴随着文明、科技的进步,图书作为传承文化,记录思想、表达情感、传播文艺的载体和工具。

中国自古有耕读人家、诗书传家的传统,书籍最早是贵族阶级垄断的特权,因为书籍昂贵,大多为手写手抄,不易搬运借阅,而且文字、文化、教育不普及,学富五车这样的话语、读书万卷等是形容人渊博,有文化的成语。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在印刷术普及以前,图书的笨重和不可得。最著名被广泛引用的例子,就是秦始皇阅读各地走奏折达到多少公斤,孔子留下的韦编三绝典故。

图书是一种媒体,也是一种传播。图书和其他媒体存在区别和联系,作为最古老的媒体,图书具备文化属性、思想属性、深度阅读的特性,更为突出。中国古代士大夫、读书人的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立言是最高境界和追求。孔子虽然周游列国,思想和见解不被采纳,但是由于其著作流传,在后世千年得以传承、传播、广大,这个例子,也说明了图书这种传媒、载体的强大,只到今天,孔子、老子、庄子的著作还在印刷、出版,还在网络以电子书、网络阅读形式传播,也说明了图书的生命力、魅力,具备经典型、收藏性、研究性、原典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人生至乐莫如读书,应该说中国传统是一个重视读书、重视藏书,重视图书,甚至把图书神圣化的一个国家。民间的敬惜字纸,佛教的爱护佛经,乃至于金庸小说里的武林秘笈,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图书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崇拜。读书人,相当长时间,在大多数时间和场合,在民间、社会是被尊崇、尊敬的。

古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后,图书业发生巨大变革,也就是图书的易于传播和得到,图书价格的便宜,图书的大众阅读成为可能。从我国文艺,尤其是小说的变迁,可以看出图书大众化阅读的一个倾向,从先秦的列传,到汉代的史书,魏晋的笔记、志怪,宋元的话本,再到明清的小说,小说作为通俗读物成为市民阶层休闲阅读的读本,包括民国的老派武侠、鸳鸯蝴蝶派小说,建国后的金庸、琼瑶热,网络小说热、官场小说热,到现在的悬疑大类小说、IP小说热。小说的大量出版和传播、阅读,表现了小市民阶层、大众平民阅读的口味,也是图书成为大众阅读、大众传播、大众传媒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三国演义》三分史实、七分虚构,在明代流行,是明代市民、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的一个表现。中国自古诗歌为正宗,散文为士大夫栽道言志的文体,经史子集是文化主流、图书主流。但是明朝中后期小说、小品文的出现和繁荣,都代表了市民趣味,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明清时候,出现了书商,例如《儒林外史》里记载的马先生,就是个做科举教材教辅的书商、撰稿人,还有李渔是当时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图书从官方的正史、志书、起居注,士大夫、文人自费刊刻的文集、杂集,到通俗的闲情性灵文化散文随笔小品,通俗的小说作品,市民阅读出现,表现了图书真正成为了一种商品,是一种具备销售价值、阅读价值、消闲价值、快速阅读价值的文化产品、文化传媒。而四大名著作为通俗市民、商品小说的代表,在后世也成为了经典,在今天也有无数版本,无数次重印再版,被无数人阅读、研究,不断公开发行,影视改编,也表现了小说这种通俗商业文本,巨大的魅力,巨大的传播价值,巨大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大众消费的市民、“小镇青年”可能。

读客图书创始人提出像卖牙膏一样卖书,把图书作为快速消费品看待。读客的图书体现了大众趣味、通俗趣味的市民化特征,是一种商品化的图书,固然颠覆了很多人对图书的意识和印象,但图书在明清、民国时代就有商业、市民文学图书。改革开放后流行的金庸、古龙、三毛、琼瑶、亦舒、汪国真、席慕蓉,以及网络类型通俗小说,起点等网站的崛起,都表现了通俗市民阅读的巨大潜力和商品价值。尤其是近年影视业的发展,影视版权交易活跃,资本看好文化创意和影视产业,尤其是网络影视产业,IP成为一个热度词,出版人、文化人你不谈IP,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经济时代,图书有热销和成为大众传媒的可能性。传统图书是文化载体、思想载体,乃至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钳制思想、教化民众、统一思想的重要工具。现代图书仍然具备较强的文化、思想属性,教化功能。但也呈现出实用性、指导性、通俗性、流行性、大众化、通俗化等特征。图书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受众多元化,市场有养猫养花旅游美食书,也有青春文学、侦探小说、纯文学小说、言情小说,也有励志、经管等等。同一大类,也会有不同细分小类和交叉复合文本,例如生活大类的美食书,会有美食文化、美食菜谱、地域美食、烹饪烘焙不同小类,还会有吃喝、茶、酒等不同划分,不同的出版、策划机构,不同的作者,创作出版的美食类书籍千姿百态,分别针对不同的读者和受众,因此图书也表现出专业化、深度化、细分化、小众化、多元化的特性,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从唐宋开始,造纸术发明和普及后,纸张成为图书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之一,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对于人类文明影响巨大。纸质书目前仍然具备生命力,仍然是图书的最重要特性。实体纸质书最低可以保存、年时间,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籍是唐代雕版图书,包括考古学发掘的先秦、汉代竹简、帛书,都是我们研究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一些思想、文化、科技、知识、文学、艺术、历史也是历代经过学者、知识分子、民间爱好者、国家机器、官方刊刻整理,得以传承。中国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的就是官方修史,每个朝代都要对前朝历史进行修订、出版。历代都有史官,对皇帝、官方言论、事件进行记载、整理,修订史书,包括各地州府县,历代也都会有地方志书。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中国官方史书、方志是中华史学、文明的巨大财富和宝库,也体现了图书作为传媒能传承延续千年、百年的独特魅力和特性,也就是文明、文化超越了时间,让个体、单个作者、文本得以永恒,超越时间、生命,使得知识、文化、文明、思想、艺术得以传播后世。

因此,中国的文人、学者、作家、艺术家都普遍有实体书情结、出版情结、出书的情怀。中国民间除了文化大革命少数时间,对于图书有崇拜意识,对于图书民间有收藏意识。文革后图书市场极度繁荣,改革开放初期大批书商暴富,都表现了民族文化对于图书的热爱。近年,虽然大家唱衰图书,但是实质上,图书出版事业比以前更为繁荣了,无数网络文学网站、APP文学网站,无数博客、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zp/24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