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说画大观园最大的最恢宏的画作在哪初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曹雪芹《红楼梦惜春判词》

红楼梦里有很多字画,且不说在过去的装饰上,每一间房子必有字画做点缀。普通的百姓家,最起码墙上会挂年画,何况是侯门公府。雕梁画栋,许多建筑的横梁上都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图画。所以大观园虽然写画不多,实际处处有画,且不是虚的。

虽然没有罗列每一幅字画,当红楼梦给出的几幅大图,就足以让人震撼。荣禧堂的墨龙,带漏随朝,这应该是大幅的中堂画,更有可能是出自宫廷画家。

贾宝玉在东府的上房里,看见《燃藜图》,这也是一幅中堂大画,这是劝勉人勤学苦读,了解世事道理。不过这也和东府的主人好道有关。结果他被引进了秦可卿的卧房,里面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虽然唐伯虎无有此画,我初以为是画的春天的海棠,结果87版的红楼梦一出来,却是一个醉眼朦胧的贵妇人,这样的写实,我还是觉得很震惊。

元妃省亲的时候,去了陇翠庵,她进去焚香拜佛,她拜的是佛像还是佛画呢?总之她提了一个苦海慈航的匾。

贾探春的秋爽斋,偌大的客厅,挂了一副米襄阳的烟雨图。林黛玉的潇湘馆,某年秋天挂了一副《斗寒图》。这些都是红楼梦的画中的精品。

但是却有一幅画,分外牵动人的心,那就是贾母让惜春做的全景大观园。可是无论是前80回还是后20回,这幅画只露了一个头,就没有尾巴了。这幅画应该是红楼梦中最大的一幅画,而且贾母是再三嘱咐必须做完的。

那么让我们看一看隐藏的惜春,这位小姑娘会作画吗?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家家的三位小姐都和黛玉和读者见了面。写到惜春时,用了8个字“身量尚小,形容未足。”无论林黛玉是11岁还是6岁,还是13岁进的贾府,这个惜春小妹妹,都像一朵娇嫩的无声的花朵。而我非常喜欢这八个字,因为带着楚楚动人的稚气和灵动。说实话,这是红楼梦里我最喜欢的八个字,满口都是娇嫩的春草的爱惜。

关于惜春会不会作画,在红楼梦里可真的是一个问题。她的丫头叫入画。但明显这一个丫头,不是她本来的出生地宁府给的,而是贾母给的,因为我们可以从司棋和袭人鸳鸯的关系,就可以知道那是贾母从前的小丫头。而贾母最善于调教人。可以说惜春一定是在很小的时候显露了喜欢画画的天性,贾母才会给她安排贴身的丫头叫入画。可以说她的一点一滴,都是贾母给的。而实际,她和贾母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我也很感慨,伟大的贾母,庇护了这么多无依无靠的孩子。

在元妃省亲的时候,惜春写了一首诗,”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这是明显的画家之笔。可见贾母并没有错疼她。

在大观园里,她住的是暖香坞,是谁有权利这样给她分配呢?只有贾母,因为贾母知道暖香坞的暖和,虽然书里没有明确的写明贾母曾经在之前亲自到过暖香坞,但他可以脱口而出,四妹妹的暖香坞暖和,而且大家在逛大观园的时候,如果真如此,几个仆妇掀起帘子,一股暖香扑面而来。别说贾老太太只会心疼林黛玉,她滴水不漏的也爱着这个小孙女,在暖房呵护她。

刘姥姥说这个园子好,贾母立马说,我这个小孙女就会画。喜欢的刘姥姥拉着惜春的手说,你别是神仙托生的吧。在稻香村里,老实的惜春也说了自己的短处,”我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那么她平常画的是哪些呢,应该是一些折枝画,或者是一些片段的画作,小而传神,符合她的年龄,也符合她一贯的安静和聪慧。宝钗也说,惜春虽会画画,不过是几笔写意。这也点出了惜春的确是会画画的。但如此大观园的全景工程,搁在谁头上都是一个太大的问题。

好在胸有沟壑或的宝钗解了围,叫惜春用以前匠人的底稿,照着删减,然后再描补人物和花草。那么惜春偷懒吗?大观园这么大的工程,她又是喜欢作画的人,光对照着底稿,再去打一个绢的稿子,光描补底稿都要几个月。

开始画画是秋天重阳节,10月里头下了第一场雪,大家在芦雪庵吃鹿肉赏梅花,贾老太太也掺合着,她急着要到惜春那里去看画。这才几天功夫,惜春说,天气冷了,那些颜料都胶住了,画了不好看,收了起来。贾母一再嘱咐,要把宝玉和宝琴画在画里。惜春这个时候只是出神发呆。初衣脑补一下,我那底稿还没打完呢,晕。

到了第2年的10月,正是香菱进入了大观园,香菱每天痴痴呆呆的学诗,李纨和黛玉,便拉着她出来散心,转移注意力,就往惜春的暖香坞去。这个时候,惜春正困乏着,画绢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开纱看,十停方有了三停。这说明这幅画非常的大,因为是靠在墙边立着的,不是那种普通的小的十几厘米的画轴,至少宽度都在至少一米以上,长度应该更加的长。而香菱看见画上的几个美人居然说,这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可见惜春在这一幅画上的确很传神。否则爱诗的香菱一眼就看出来了,谁是她的宝姐姐,谁是黛玉。可以说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认可惜春。因为这里面有刁钻古怪的林黛玉,还有探春。这是大观园最大的最恢宏的画作。

曹雪芹是会作画的人,想必他知道这一幅巨幅的话,就算是有底稿,没有几年的功夫也画不下来。所以他虽然写惜春很省笔墨,但是大致一副大的图画,时间和进展都是非常对得上的。如果说一夜或者一夜之间能够画好大观园,那才是胡话。惜春的困倦也是说明她的用心。

在这样一年只画了三停,也就是这幅画大约三年才能完工。而此时正是红楼梦的第48回,几乎是全著的1/3也就是说,如果惜春画完了园子,大约这座大观园,也就随着抄家变更,画画完了大观园就已经不存在了。

在63回里,惜春死了她的父亲,这个父亲虽然一直炼丹,不理家事,但是有这样一个父亲和没有这样一个父亲,在惜春的心中是不一样的。死金丹,独艳理亲丧,表面上说的是尤氏在所有男人不在家的前提下给公公办理丧事,但是惜春才是最哀伤的人。她看见自己父亲死的时候,宁国府混乱一团。在第74回里,大观园的混乱局面出现了,惜春的丫头,因为手上有着贾珍赏着他哥哥的一些东西,本来说得清楚的,却被惜春冷心地撵了出去。她说她只想待在这个园子里,不想多是非,也不想和宁国府有交集。

我常想她面对着已经画了一半的大观园,是图画中大观园的那种纯美和安静沉醉了她,还是从一笔一画的勾描中,看到了大厦将倾的悲哀?

有理由相信惜春是在努力的作画的。

红楼梦前80回,惜春已经完成了大观园的一多半。但是这个中间,不管她愿不愿意听到和看到,宁国府乌烟瘴气,没有她这一个宁国府小姐的存在的干净地,荣国府朝不保夕,晴雯死了,司棋死了。她还将听到大姐姐元春死了,迎春死了,贾母死了,黛玉死了,而在她日日面对的图画当中,她们还活着。是这样的原因让她在自己的画作前,感悟了生死吗?

这幅大观园的画作到底有没有做完?惜春为什么执意的要出家?她的背包里是否有这样一幅未完的画作?她在古墓青灯面前到底在祈祷些什么?

有理由相信,如果红楼梦存在着后20回,对这一副大观园的宏图巨制,一定会有一个交代。她是惜春不顾一切的保留,还是如同百年孤独的羊皮手卷,完成就是毁灭的时候,如同马贡多的镜子城已经无从究竟了。

但是我们知道惜春是会作画的,而且也画得很好,至少黛玉和探春和李纨香菱看到她十停做了三停。

只是这幅画的下落呢?永远让人焦心。

曹雪芹祖上江南的园林,随着曹家的抄没,转到了隋赫德的手上,不久隋赫德将它变卖。大才子袁枚用几百银子收购了下来,改名随园。随着清朝中晚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随园被毁。时代的更迭,这片园林已经荡然无存。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侯门绣户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红楼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zp/26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