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两进荣国府,为什么每次都带着

《红楼梦》八十回前,刘姥姥两进荣国府,每次都带着外孙板儿,却不带外孙女青儿,这是为什么呢?此事看似无关紧要,实则还真有几个点值得一说,下面就聊聊。

(第六回)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刘姥姥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于是刘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

刘姥姥家住在京郊,她要来贾家打秋风,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定会带个人通往,也是求助的惯例。一来路上照应,二来也可以壮胆。求人难,带个孩子也好说话。主人一见孩子可怜,也不好意思不给,所以早年间要饭的大多是老少配。

刘姥姥之所以带外孙板儿,不带外孙女青儿,体现的是当时的现实和社会民情,有三个不能忽略的原因。

第一,板儿当时五六岁,作为农村孩子来说,刚懂事不久,可以跟人应答,也可以走得动路。

妹妹青儿年纪更小,一般小两岁那样,可能也就三四岁。这样的孩子,不懂事,不能说话,刘姥姥领不得要抱着,哭闹都不由大人意。当然没办法带她出来。

不过刘姥姥七十五岁,她二十多年前就带着女儿去过王家,见过王夫人还没出嫁的样子。按说她女儿起码和王夫人差不多年纪,结果两个孩子才五六岁,三四岁并不太合理。而且也不能以年轻媳妇称呼。

推测是作者有意写小了板儿的年纪,尤其是多设计了王狗儿这个角色。从王家与狗儿祖父连宗推算,狗儿才是王熙凤的侄儿,板儿要是孙子辈才对。

曹雪芹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刻意为了板儿与巧姐儿的姻缘考量,因巧姐儿年纪小,写小了板儿年纪。否则板儿起码不会比贾珠小才对。毕竟周瑞家的再没见过刘姥姥,都知道板儿这么大了。可知这里作者描写有出入。

第二,板儿跟随刘姥姥来贾家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曹雪芹设计他与巧姐儿未来的缘分。

[留余庆]说得分明,巧姐儿最后被刘姥姥收养,结合判词影射,巧姐儿未来也长成个男耕女织的村妇。

(第四十一回)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巧姐儿用柚子换板儿佛手,暗示二者有缘。刘姥姥走时,鸳鸯更送出了两个“笔锭如意”的荷包。并嘱咐给小孩子玩,是送板儿的。

鸳鸯代表姻缘,笔锭如意代表必定如意,送给板儿分明是暗指与巧姐儿的姻缘必定如意。这也是板儿跟随刘姥姥两进荣国府的主要因由。

第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个时代女儿的不重要。有机会,有好处要先紧着儿子才行。

板儿进荣国府长见识,吃好喝好,青儿只能在家等着哥哥吃剩了拿回去才有她的份。

同样情况体现在林黛玉、薛宝钗身上也是如此。她们进京,贾赦、贾政都没见。但贾政单独接见了薛蟠,还让人带着拜见了贾赦和贾珍。

男女的不平等,转回头又应在王熙凤身上。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一生悲剧都集中于此。若有儿子她不至于和贾琏夫妻反目,也不至于违法敛财,善妒害人。

刘姥姥带外孙板儿出门,对应的是王熙凤只有女儿巧姐儿。而且青儿都有名字,巧姐儿那么大,都没人给她取名字。可知她受重视程度还不如一农家女儿。连名字都是刘姥姥所取。

男尊女卑的社会是吃人的。生为女儿就是命不由己,若再遇到家破人亡,更是不知结果如何。

曹雪芹设计刘姥姥只带板儿出门,看似简单细节,作者也是留有慈悲心的。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bangtech.com/afhzz/2795.html

当前时间: